

進入報社14年以來,從民生領域起步,在“窮街”楊浦區定海路街道蹲過點采寫過系列報道。曾為傾其所有捐資助學的老人牽線搭橋,讓他有生之年得以住進電梯房。獨家報道了照顧癱瘓養母12年的90后姑娘扈曉靜,并為其養母病情奔波聯絡。在舊區改造矛盾交織的日子里,見證了動遷戶自己湊份子邀請區領導吃年夜飯,以小見大體現上海破解這一領域瓶頸困難的試點探索。深耕時政領域,參與歷年上!皟蓵、全國“兩會”、黨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等重大報道。所采寫報道曾獲習近平、俞正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。近年來積極投身報社“深度融合、整體轉型”,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、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等創新表達和傳播方式,和同事們一起爭分奪秒,第一時間推出獨家首發的重大時政報道以及系列新媒體產品,體現黨報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實踐,并多次獲得全網轉發。從業以來曾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、三等獎,多次獲得上海新聞獎特別獎、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。

在新民晚報這個歷史悠久的報社中,陳炅瑋是一名特別的記者,他的采訪真實、生動,一個個二維碼是他的窗口。作為新媒體部的一名視頻記者,他用新媒體的獨特方式,讓新民晚報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敬業、負責;肯動腦筋,肯花心思;多面手……這是許多同事對陳炅瑋的評價。就是這樣一個個對新聞事業充滿熱愛、為了追求完美而和自己較勁的年輕記者,為新民晚報的報道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左邊版樣紙、右邊筆和尺、電腦頁面顯示著新華社和報社新聞庫電稿……他們拿起筆和計算器,把新聞“精確呈現”于版紙、報紙之上。這是文匯報青年編輯突擊隊的標準工作“定格”。帶著對工作的激情,他們敬業、執著,努力呈現文匯報的莊嚴和權威;他們專業、專注,將自己的心血化作精確的版面語言,將中央的決策精神全面貫徹宣傳。
文匯出品,必屬精品——每篇稿子他們字斟句酌,要求零失誤。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——他們把復雜問題“簡單化”,體現著文匯報編輯的能力與水平,設計出一個又一個好版面,引來交口稱贊。

上海日報外宣青年采編先鋒隊是一支年輕的一線采編團隊。大家有著雙語的優勢,年輕的朝氣,過硬的業務水平,以及先進的政治思想覺悟。在日常工作采訪中,扎實地進行采編策劃和執行,努力扮演好全球傳播先鋒隊角色。全新融媒體平臺SHINE的創立,使上海日報創新了對外宣傳方式,內容呈現做到上海視角、國際格局并重,向海外受眾講好中國故事,傳遞上海市委、市政府聲音。

王匯是一位熱情、真誠、踏實、肯干的老團干。在七年的團干部工作中,他團結青年,通過組織活動,開展學習,提升了團員青年的思想認識,強化了團員青年的責任意識。他帶領大家參加地鐵志愿者服務、文明出行志愿者等活動,熱心為團員青年解決電腦和網絡方面的各類問題。他還是一位文體標兵,能唱會跳,打籃球、定向賽、羽毛球……樣樣在行,帶領團員青年參與各類活動,增強了團隊凝聚力。

沈璇平,是一名來自新聞晨報官方客戶端“周到上!钡亩桃曨l責任編輯。除了日常采編工作和短視頻制作外,她勤奮好學,善于將所擅長的技能運用到工作中,提高自身的工作熱情和效率。
她2016年進入新聞晨報實習,先后在財經部、周到首頁編輯部等不同采編崗位鍛煉,形成了獨有的文風。在第一屆上海國際民宿大會、2018年新聞晨報主辦的魔都生活盛典等活動中,擔任線上視頻傳播策劃和制作,在現場執行中也充分發揮了導演素養,是個極具生命力的新生代媒體人。